图解ERP【1】

文章来源:APS研究
2023-02-01
作者:快提时代
ERP   

1、ERP是信息集成

注:

(1)信息集成是为了实时共享和业务协作。

(2)全局观念和全流程。

(3)内部是研发、管理和业务,外部则是整个供应链。

2、物料信息管理流程

产品结构是多层次和树状结构的,其最长的一条加工路线就决定了产品的加工周期。这个原理也就是网络计划中的关键线路法原理。

在对产品及各层次安排生产时,应按照产品需求的日期和时间往低层次安排,也就是倒排计划,即从确定各层次物料的最迟完工与最迟开工时间开始。

因此,在制订物料需求计划时,需要考虑产品的结构,得出需求后,才考虑物料的库存(含在制品)数量,再得出各层次物料的实际需求量。其中最终原材料就是采购的需求量,中间件就形成了生产的加工计划,

注:

(1)物料管理流程-物料需求计划

(2)可以看成BOM文件+时间+数量。(物料结构,时间,数量)

3、MRP系统流程

(1)主生产计划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与市场需求(如合同、订单等)。

(2)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的运行(或执行)伴随着能力与负荷的运行,从而保证计划是可靠的。

(3)采购与生产加工的作业计划与执行是物流的加工变化过程,同时又是控制能力的投入与产出过程。

(4)能力的执行情况最终反馈到计划制订层,整个过程是能力的不断执行与调整的过程。


注:

(1)MRP系统流程是一个闭环流程。

(2)分为计划层和执行层。

(3)执行层执行过程中可以反馈给计划层。

(4)划层次结构中,能力计划用于评估其对应计划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就需要调整对应的计划,或者调整上层计划。

(5)计划是指生产计划和物料供应计划,而能力(指产能)主要是设备能力,人工能力及与生产相关的其他能力。

(6)计划是负荷,需要能力来适应。如果无法适应,要么调整计划,要么增强能力。(调整计划的排期,或者通过技术手段增强产能,而最普遍的做法的是通过加班来增强产能)。

(7)小日本的JIT不考虑产能,指的是通过无限加班的形式增强能力。

4、时间概念

注:

(1)计划期的跨度要覆盖产品的的全周期,即要大于产品的总提前期。

(2)计划期是相对于产品而言的,如果有多个产品或者多个产品系列,那么就有多个计划期,是一个变量。比如A产品系列的计划期,B产品系列的计划期。

(3)计划期的终点到时间最远的的合同的交付日期。

(4)时段:计划期时间分段的方式,比如年,季,月,周,日,分别显示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

(5)时区和时界:对计划提前期的分类。

(6)三个时区:计划提前期,采购/加工提前期,总装提前期。

(7)两个时界:计划时界,需求时界。

(8)提前期:计划都是倒排的,指从交付日期,推算计划工作开始日期或者订单下达日期。从交付日开始算,整个计划期就是计划提前期。

(9)总提前期:从签订订单到产品交付。

(10)累计提前期:从采购到加工到总装完成。累计提前期 = 采购提前期 + 加工提前期 + 总装提前期。

(11)加工提前期:累计提前期中生产加工的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