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3年)<10>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1.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发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的统筹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依托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开展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咨询。

2.加强政策成效评估。健全任务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等重点工作过程管理、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定期考核试点示范项目、产业示范基地等,做到能上能下,动态调整。

3.开展产业监测评估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统计监测体系指导各地建立完善本地区统计监测工作及上报机制。健全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机制,推动国家、区域、产业等评估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定期发布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数。

时间节点:按年度发布专项工作组工作计划。滚动开展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和产业监测评估。

责任部门: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

(二)健全数据管理

    4.建立健全规则探索建立工业数据确权、数据流通、数据安全等规则规范落实《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引导数据共享与流转,充分挖掘数据价值

5.推动开放共享。推进工业数据全生命周期处理、分类分级、评估交易等标准制定支持企事业单位、产业组织等在重点行业建立工业数据空间。发布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行动计划,引导数据有序开放共享。

    6.促进交易流通。有序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国家标准贯标,增加有效数据供给。研究制定工业数据交易合同指引,规范数据交易行为,促进数据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时间节点:2023年,推进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行动,推动工业知识数据化沉淀,不少于3重点行业探索建立工业数据空间。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