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3年)<6>

(六)融通应用深化行动。

行动内容:

25.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大型企业引领推广、中小企业广泛应用的融通发展模式,鼓励领先企业推广供应链体系和网络化组织平台,打造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带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能力提升和订单产能、资源等共享。

26.加快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支持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推广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先进生产模式、资源组织方式创新管理和服务能力,打造跨产业数据枢纽与服务平台,形成产融合作、智慧城市等融通生态。

专栏6:工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工程

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推动集聚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中小企业。实施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计划。鼓励开展融通应用示范培训宣贯,支持建立一批面向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融通应用展示中心。鼓励开展工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大赛,探索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一二三产业融通集成应用场景,打造产融合作、工业旅游等典型模式。持续开展行业融合应用试点示范。在流程制造行业普及高价值设备资产管理、安全环保管理优化、全流程一体化优化等模式,提升装备装置、控制系统的数字改造与连接水平。在离散制造行业推广在制品质量检测、设备健康管理、规模化定制、供应链追溯、跨领域融通服务等模式,推动企业加快生产全过程数字化改造与精准管控。支持行业协会、研究机构、龙头企业等制定发布行业应用推广指南。

时间节点:2023年,面向重点行业形成150个左右行业特色明显、带动效应强的融合应用试点示范。打造一批支撑融通应用的模型资源库与服务平台,形成40个左右融通应用典型场景。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应急部、国资委。

(七)关键标准建设行动。

行动内容:

27.强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协调推进组、总体组、专家咨询组作用,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规划体系研究及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化重要事项的统筹协同。

28.完善标准体系。结合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趋势,完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明确标准化重点领域和方向,指导标准化工作分领域推进实施。

29.研制关键标准。加快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等产业亟需标准研制。强化工业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和用,推广实施《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GB/T39551-2020),提升行业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推动工业互联网知识产权量、质量步提升。

30.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活动及国际标准研制,加强与国际产业推进组织的技术交流与标准化合作,促进标准应用共享。

专栏7: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程

 实施工业互联网标准引领计划。加快制定网络、平台、安全体系架构、通用需求、术语定义等基础共性标准加快制定“5G+工业互联网网络信息模型、工业大数据、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标准加快制定面向原材料装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标准。实施工业互联网标准推广计划。推进标准在重点行业和企业中应用,开展企业工业互联网标准符合度评测,以及行业标准应用水平评估评价工作。提升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标准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创新技术成果向标准转化。

时间节点:2023,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机制基本形成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完成60项以上关键标准研制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