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3>

(三)平台体系壮大行动

行动内容

9.滚动遴选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动态评价机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工业资源要素集聚,加速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创新变革。

10.建设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聚焦数字基础好、带动效应强的重点行业,打造行业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行业知识经验在平台沉淀集聚。面向制造资源集聚程度高、产业转型需求迫切的区域,打造区域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平台在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区落地。

11.发展面向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特定工业场景和前沿信息技术,建设技术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前沿技术与工业机理模型融合创新,支撑构建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新型制造体系

12.提升平台技术供给质量。加强平台设备接入、知识沉淀、应用开发支持能力。突破研发、生产、管理等基础工业软件,加速已有工业软件云化迁移,形成覆盖工业全流程的微服务资源池。推动基础工艺、控制方法、运行机理等工业知识的软件化、模型化,加快工业机理模型、知识图谱建设。深化平台+5G”“平台+人工智能”“平台+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应用能力。

13.加快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制定工业设备上云实施指南、工业设备数据字典,培育设备上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行业龙头企业核心业务系统云化改造,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业务系统云端迁移。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券、服务券等方式降低上云门槛和成本,创新挖掘机指数”“空压机指数等新型经济运行指标。

14.提升平台应用服务水平。开发和推广平台化、组件化的工业互联网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培育解决方案服务商,建立平台解决方案资源池和分类目录,开展服务商能力评价。编制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支持建设平台监测分析系统,提供平台产业运行数据分析服务。

专栏3: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化升级工程

加快平台推广应用。引导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汇聚更广范围生产要素资源,面向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信息、能源、医疗医药、建筑等重点行业及产业集聚区,支持建设50家行业和区域特色平台,支持建设云仿真、数字孪生、数据加工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等技术专业型平台,加快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深化多层次平台试验验证。面向发展基础良好的特定区域,支持建设20家区域一体化平台,开展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试验验证,促进区域要素资源有

序流动与协同发展,加速区域产业资源共享和设备上云,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和生态建设。培育平台创新解决方案。强化平台工业数据集成管理及工艺、控制、运维等工业机理建模能力,研发构建数字孪生创新工具,打造一批“平台+产品”“平台+模式”“平台+行业/区域创新解决方案。建设平台数据监测与运行分析系统。完善平台数据字典,开展平台基础能力、运营服务、产业支撑等运行数据自动化采集,研发平台运行监测及行业运行分析模型,编制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

时间节点:2023年,工业企业及设备上云数量2020年翻一番,打造3~5国际影响力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70个行业区域特色平台、一批特定技术领域专业型平台。

责任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