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PS视角看业务流程的运转

文章来源:APS研究
2020-06-06

精益生产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建立无间断流程以快速应变。其内涵是建立无间断流程,将流程中不增值的无效时间尽可能压缩以缩短整个流程的时间,从而快速应变顾客的需要。



整个流程的时间是由各个流程环节,时间叠加而形成的,而每个流程环节的执行不可避免的是存在一定的扰动或波动,也就是说很难按照预期的那种时间或进程来进行执行,这应该是企业生产管理实际运行当中的一个常态。而这种味道与APS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就如同APS其内涵主要体现为计划排产和动态调度,对于一个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来说,其中可以预置或配置各种各样的业务链条。其中每一条业务链条都是事先配置好的由各个业务环节所构成的一种固定的接续流程,这个流程在这些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生产扰动。而对这种扰动的响应处理,其实考验的就是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当中业务链条的柔性与否以及柔性的程度。

        比如,执行时间的偏差,由于不同的业务是面向不同的任务,即使是同一模板的业务链条,在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当中的运行也是并行开展的,某个模板链条的执行出现了偏差,其实都会在相应的时间内影响其他模板链条的执行进度。
        比如,因为新的任务需要紧急启动,某些新的模板业务链条,同样也会影响到当前正在执行的业务链条的进度。
         比如,当前正在执行的模板业务链条当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将该模板环节处理转移给其他环节性资源进行处理,这么做一定会带来一定的关联影响的。
         比如,企业根据自己管理的持续改善而对模板业务链条进行修改或调整,而这种调整注定不是孤立的,会对当前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关联影响
         ………………其实上面的举例都是参考笔者之前在公众号文章里面关于APS动态调度的一些描述。

         这种方式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呢?笔者感觉就是所谓中台里面所体现的业务总线及其调度配置,感觉这是一个近乎全新的、内涵丰富的的技术领域方向。


作者信息:王爱民,北京理工大学数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MES、APS等技术研究、系统开发与实施应用。

笔者公众号:智能制造随笔,欢迎关注。

欢迎交流讨论,微信号:Time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