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或被动必须采用的方式。而说起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一般都会提到客户订单分离点。但经过近期这几次的调研,感觉这里面的内涵更加的丰富。
(1)客户订单分离点的主要形式
客户订单分离点一般用下图进行描述。
比如面向备货型生产的MTS,是直接面向库存而不是面向订单的,通过库存的控制,牵引生产节奏,包括虚拟补货型生产订单的生成并制定生产计划,一般这种生产计划不需要人的干预而是系统自动生成的。
比如面向订货型生产的MTO,是没有订单就不生产的,传统上我们说的MES或APS大多都是面向这种情况的。
(2)客户订单分离点的再思考
其实对于企业实际生产来说,很少严格的按照上述的方式来界定客户订单分离点,有很多种其他复杂的变种方式。
首先这些客户订单分离点都是按订单做什么事情。其实对于企业来说,所有的订单客户分离点,一般不会是等到订单到来之后才开始做这个事情。因为这样做的话,按照生产周期的话,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下,是无法满足客户的交货期要求的。
可能大家首先都会想到的,就是事先准备一些库存,不管是采购的、加工的、还是装配成品的,当接到真实的订单之后,再将这些库库存面向订单进行分配。当然了,分配有各种各样的策略,是面向某个主要订单进行集中分配,还是进行均匀式的分配,都是企业可以斟酌采取的策略。但是这些策略的目的,基本上只有一个就是,快速的满足交货期要求,或者缩短用户的交货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响应速度。这才是企业的真正目的。
所有的客户订单分别最后都隐藏的面向库存的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够缩短这个周期和满足交货周期。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比如按订单装配,其实可以认为成品库存周期为0,是面向库存生产的一种变形而已。
(3)客户订单分离点的进一步思考
企业不会单独建立生产线专门来进行面向库存的生产。所有面向库存的生产都要和订单的生产混合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有的库存都是面向订单的,这也是另外一种客户订单分离点融合方式。其中涉及到两个问题。
一是基于预测提前投产,包括各种物料的提前准备,涉及到需求预测方面的技术;
二是在APS中,属于MTS和MTO混合的模式。企业的运行模式是复杂的,MES相关的技术也应针对性的调整与改变。
出差比较累,也没有太多时间。给学生写了一个详细的,这篇公众号文章做了一下简单凝练。
作者信息:王爱民,北京理工大学数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MES、APS等技术研究、系统开发与实施应用。
笔者公众号:智能制造随笔,欢迎关注。
欢迎交流讨论,微信号:Time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