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功能模块类术语
4.1车间计划与调度
4.1.1
详细生产排产 detailed production scheduling
组织和构造生产现场作业计划的集合,并对单个或多个产品的相关生产顺序进行排序。
4.1.2
详细调度 detailed scheduling
详细规划和执行生产工单的工具。
注:详细调度常常与机械控制中心结合使用,以确保及时和优化生产运行。详细调度工具主要用于单件生产,但也 用于非互联设备的批量生产。
4.1.3
紧急插单 emergency order
在按订单生产模式下,客户订单要求的交货期早于正常生产运行需要的提前期,使得产品不能按照 常规业务流程进行生产,或生产过程中发生产品品质问题,返工返修、补废等导致不能按期交货,而采取 的特殊措施。
4.1.4
作业计划job plan
根据企业季度、月度、日生产计划的具体规定,为各个工段、班组、个人或每个工作地制定的以周、 日、班以至小时计,制造同一产品的计划。
4.1.5
提前期lead time
以交货日期为基准倒排计划,推算出工作的开始日期或者订单下达日期所产生的时间跨度。
4.1.6
加工提前期 manufacturing lead time
生产物料所需要的全部时间,不包括底层采购提前期。
注:对于按订单生产的产品,是指从向生产过程发放订单到把货物送到最终客户手中所经过的时间。对于按库存 生产的产品,是指从生产过程发放订单到产品到达仓库的时间。包括订单准备时间,排队时间、换模时间、运行 时间、移动时间、检验时间及人库软件。
4.1.7
生产的产能 production capacity
在企业内完成生产的各种资源的能力。
注:生产的产能包括这些资源的产能,并代表:
[1]人员、设备、物料,以及过程段能力的汇集;
[2]目前承担的、可利用的,以及生产设施难以达到的产能的总和;
0对给定的产品混合、原材料、工人工作量、工厂和设备,系统可达到的最髙可持续保持的产出率。
生产控制 production control
在一个工场或区域内管理所有生产的功能的汇总。
4.1.9
生产规则 production rules
用来规范制造过程中如何生产某种产品的信息。
4.1.10
产品段 product segments
某一特定产品的资源清单和生产规则间共享的信息。
注:它是完成生产步骤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以及物料技术规范的一种逻辑分组。
4.1.11
作业任务task
根据动态的现场情况,为作业计划分派人员、设备等资源后,下发给作业人员或设备的可执行的单 一产品的生产制造工作。
4.2.1
物料清单 bill of material
所有组装件、零件、和/或生产一种产品所用物料的清单,包括制造一种产品所需要的每种物料的 数量。
4.2.2
资源清单 bill of resources
所有资源以及在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的列表。
注:它也是制造一种产品所需要的关键资源淸单,组织形式与生产段相同,并经常用来预测主生产计划中活动改变 对资源供应的影响。
4.2.3
子件 /母件 component/parent item
物料和由物料组成的“单层结构”是产品结构的基本单元。任何一个产品都是由若干个“单层结构” 组成的,单层结构中的上层物料称为“母件”,下层物料称为“子件”。如果对应设计图纸,母件指的是组 装图上的装配件,子件是零件明细表上的众多零件和部件。
4.2.4
工艺数字化管理 digital process management
按照适当的数字化模型将H杂的工艺信息转变成计算机可读取、可存储、处理的数字、数据,并借助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对这些工艺数字、数据进行管理。
4.2.5
低层码 low-level code
用以标识物料在物料清单中出现的最低层次的代码。
4.2.6
看板 KANBAN
在特定时间按所需数量向所需零部件发出生产指令的信息媒介。
看板管理 KANBAN management
一种基于卡片、标签或计算机显示屏的生产调度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4.2.8
生产现场可视化管理系统 production site visual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面向生产现场,采用电子看板、广播等技术手段,实现产品、设备、物流、生产状态、能源监管等信息 公开化、可视化,以提升现场管理水平、优化现场工作环境的管理系统。
4.2.9
原始数据raw data
是一个数据集,经授权,可以在检验和验收过程中作进一步处理。
[GB/T 16722.2—2008,定义 4.2]
4.2.10
数据采集 data collection
将传感器、变送器及其他物理信号源和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源以某种方式对测到的量值进行数据存 储、处理、显示、打印或记录,从中获取和收集各种模拟量、数字量、脉冲量、状态量等形态数据的技术。
4.2.11
信息采集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企业管理和控制过程的起点,贯穿于企业信息管理的全过程。信息采集是根据企业管理和控制的 需求,把企业内外各种形态的信息收集并汇总,信息化集成系统使用。
[GB/T 26335—2010,定义 3.6]
4.2.12
机器数据采集 machine data acquisition
用于规划和控制生产工单的参数、生产指标、状态和机器运行时间的相关信息。
4.2.13
生产数据采集 production data acquisition
收集当前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和状态信息。
注:如工单状态、生产指标,如数量、体积、重量、质最数据等。
4.2.14
生产求助 production help
作业工位上作业人员对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发出求助信息,提示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4.2.15
生产监视与控制 produc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用于收集和处理生产相关数据的实时系统。
注:一旦出现不可接受的偏差或差异,可自动执行纠正措施。根据自动化程度,数据可以直接传送到从属系统或下 达指令给相应的人员。
4.2.16
工艺网络化执行 process network implementation
借助计算机网络与工艺软件模块将数字化工艺实现自动分发、下载;实时采集工艺执行过程中的工 艺信息,并通过自动上传到工艺软件模块进行管理。
4.2.17
返修管理 rework management
通过采取措施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的过程管理。
4.2.18
排序 sequencing
确定产品生产的位置(机器分配)、产品或批处理的顺序(次序规划)和生产的时间(时间规划)。
4.2.19
可视化工艺流程管理 visual process management
将制造过程各工序间流转关系及条件用计算机T艺软件进行管理,并以工艺流程图的方式进行 显本。
4.3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4.3.1
分析证书 certificate of analysis
产品或物料符合质ffl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证明。
注:它可包括分析结果和过程信息的一张表或证明书。它也往往需要物料的保哲移交。
4.3.2
控制图 control chart
为检测过程、控制和减少过程变异,将样本统计量值序列以特定顺序描点绘出的图。
[GB/T 3358.2—2009,定义 2.3.1]
4.3.3
质量 quality
4.5.1产品或服务所有属性的量以及它们的特点,这些特点能满足事先确定的功能需求和质量需求;
4.5.2产品或服务的所有属性、特点满足要求的程度;
4.5.3满足(对产品或服务的特性的)期望的完整性。
4.3.4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GB/T 19000—2016,定义 3.3.7]
4.3.5
质量管理体系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注:质最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攰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晋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
用于监测和控制T.艺过程的软件系统。它们可视化过程的执行、记录过程数据,并允许操作员控制 设备和过程。该过程界面需要适当的控制和通信基础设施。
4.3.6
监控与数据采集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4.3.7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 控制。
4.3.8
统计过程控制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着重于用统计方法减少过程变异、增进对过程的认识,使过程以所期望的方式运行的活动。包括过 程控制和过程改进两部分。
[GB/T 3358.2—2009,定义 2.1.8]
4.3.9
统计质量控制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监视对时常采样结果质量标准的符合性。
4.3.10
跟踪和追湖 tracking and tracing
在生产、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对物品的识别和跟踪。
4.4生产物流管理
4.4.1
齐套管理 complete kit
在车间制造执行及外协采购执行之后,按照订单交付时间,启动基于订单制造的产品装配件的备齐 工作。
销售物流 distribution logistics
企业为满足社会需要,保证企业自身经营效益和再生产,通过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 流活动,也是一种介于企业内部生产物流与企业外部社会物流之间的物流。
4.4.3
物流模数 logistics modulus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尺寸基准。
注:物流模数是为T物流的合理化和标准化,以数值关系表示的物流系统各种因索的标准尺度。它是由物流系统 中货物的成组、成组货物的装卸机械、搬运机械和设备以及运输设施、用于货物保晋的机械和设备等凼素构成。
4.4.4
物流调度logistic scheduling
在稀缺资源分配过程中所涉及的物流的调配。
4.4.5
物料 material
涵盖了车间所有用以周转的实物。
注:物料包括齐套物料、工件毛坯、刀具、夹具、最具、辅具、工艺文件、生产图纸、生产记录卡等。
4.4.6
工序物流 process logistics 与储存和移动有关的生产物流。
4.4.7
生产物流 production logistics
企业生产过程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 [GB/T 18354—2006,定义 2.27]
4.4.8
生产物流管理 production logistic management
发出实时、具体的物流指令,调度物流资源、驱动物流设备、控制物流状态,按排产计划与调度要求 为生产过程各个工位或区域供应生产作业所需物料,保障车间生产的任务有效完成。
4.4.9
供应物流 supply logistics
企业为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运行而进行的物流活动。
注:供应物流是介于企业内部生产物流与企业外部的社会物流之间的物流,主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 料的外部采购,以及企业仓库到生产工艺过程始端的内部供应。
4.4.10
仓库管理系统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为提髙仓储作业和仓储管理活动的效率,对仓库实施全面地系统化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注:改写 GB/T 18354—2006,定义 5.32。
4.5车间设备管理
4.5.1
视情维护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基于故障机理的分析,根据不解体测试的结果,当维修对象出现“潜在故障”时就进行调整、维修或 更换,从而避免“功能故障”的发生。
4.5.2
预测性维护 predictive maintenance
根据观察到的状况而决定的连续或间断进行的预防性维修,以监测、诊断或预测构筑物、系统或部 件的条件指标。这类维修的结果应表明当前和未来的功能能力或计划维修的性质和时间表。
注1:也称为基于状态的维修。
注 2:改写 GB/T 29308—2012,定义 3.13。
4.5.3
点检 checking
利用人体的感官(视、听、触、嗅、味)或借助工具、检测设备、仪器等,按照标准(定点、定标、定期、定 法、定人“五定”)对设备进行检查或监测,发现设备劣化信息、故障隐患,分析原因并采取改善对策,进行 预防性维修,将设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一种管理方法。
4.5.4
设备 equipment
可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
4.5.5
设备类别 equipment class
为调度和计划的B的而描述一组有类似特性的设备的方法。
4.5.6
设备管理 equipment management
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 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管理。
注1:前期管理: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
注2:后期管理:使用、点检、维护、润滑、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等过程。
4.5.7
整体设备效率 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OEE
设备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用于指示技术装备整体有效利用率。
4.5.8
维修 repair
设备技术状态劣化或发生故障后,为恢K其功能而进行的技术活动。
注:设备维修,包括各类计划维修和计划外的故障维修及事故修理。
4.5.9
维护 servicing
为使设备保持规定状态(性能)所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