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actor APS系统产品数据表(1)
“操作时间增加的最大值”用于控制操作中断或者换班期间的时间。当一个操作开始在一个班次,结束在另一个班次,Preactor自动延续操作时间,跨过这段时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要中断操作,比如食品加工,当部分工作完成后遇到了周末,那么这个批次就要放弃。如果这个操作正常需要30分钟,而你不想延迟超过,那么就设置100%。
“最后操作后的休息时间”可以指定这个操作和先前操作间的间隔。
Preactor APS系统产品数据表(2)
勾上“附加的操作”,设定该操作是否在每个批次中进行。如果构上了(比如案例中的操作1000和操作2000),那么这个操作并不总是执行,当为一个加载的需求插入一个新的操作,可以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操作(比如返工)。
有三个操作属性可选,可以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操作属性数据表中选择。
“每工件的物料成本”用于计算操作成本。在这里的任何值都要乘以批量的大小,加入到工件的总费用中。
批次处理方法是指当一个批次(比如50)时,下一个操作开始的方法。
Transfer是指,如果在下面的选项中输入20,那么当这个批量完成20后,下个操作可以启动。(而不是等50全部完成后才开始)
Split是指可以把这个批量分割成小的批次,独立排程。
Preactor APS系统产品数据表(3)
可以选择“Transfer”,在“附加的操作”界面出现“转移量”。
如果下游操作比当前操作时间短,Preactor会计算弥补下游操作的开始时间,以平衡先前操作转移的批次。
第三项是“分割”。选择这项,会出项两个选项“批量大小”,和多选框“独立批次”。
选上“分割”后,Preactor可以自动将一个批量分割成几个批次,批次的数量根据批量的大小和设定的批次的量。比如,如果批量为20,批次为5,那么将产生4个大小相等的批次。这些批次将分配到组中各个资源上。
“独立批次”用于控制在先前操作中完成后,执行当前操作。
如果不选,那么所有的批次在先前的操作中完成后,才能一起到当前的操作处理。
如果勾上,那么这些批次将会变成独立批次,就不需要等其他所有的批次在先前操作完后再到当前操作了。
第二步:
l 添加子选项
l 子选项从父选项中继承一些数据
l 数据项是灰色的表示只读
l 类似的,添加其他的数据项
在“主代部分”下拉列表中选择已经输入的零件号。这里我们选择1-HFG,“零件号”和“产品”项就自动填写好了,而且是灰色不可更改的。
剩下的信息可以根据要求更改,也可以是默认的。